首页> 财经 > > 正文

“东南亚论坛”2020国际会议暨粤港澳大湾区产教融合创新论坛在广州开幕

2020-11-14 14:34:33 来源:光明网

光明网广州11月14日电(记者 赵清建)今日上午,由华南师范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广东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海峡两岸暨港澳协同创新联盟共同主办的“‘东南亚论坛’2020国际会议暨粤港澳大湾区产教融合创新论坛”在广州开幕,会议主题为“全球治理体系重构下的区域合作与协同创新:聚焦东南亚与粤港澳大湾区”,通过反思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治理体系的冲击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和东南亚的互动与应对,共商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共建区域文明互鉴共同体。

会议通过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进行,来自柬埔寨、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文莱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和以及港澳地区的国内外高校、智库、科研院所和企业等70余家单位的200多位东南亚研究的专家学者、业界人士和博硕士研究生出席会议。

华南师范大学校长王恩科表示,当前,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大国博弈与全球疫情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全球治理体系和治理框架正在发生解构。但是,各国走向开放、走向合作的大势没有改变。近年来,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在区域合作方面成绩斐然,在各领域建立了交流合作机制,日益结成了紧密相连的命运共同体。作为大湾区内的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华南师范大学有责任有义务担当起教育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上的责任与使命。

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吴坚表示,当前,国际形势深刻复杂多变。做好国别与区域研究,持续关注世界经济格局演变的动向,理解不同文化相互激荡的现实,才能妥善应对和化解发展历史交汇期和世界发展转型过渡期相互叠加带来的各种风险挑战,把握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的态势,把握国际环境总体稳定的大势。

海峡两岸暨港澳协同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建华表示,近年来,广东加快推进教育强省建设,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发展战略为契机,着力打造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建设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实施“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打造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目前,正在谋划一系列专项规划,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形成一些先导合作事项、平台和项目。

柬埔寨洪森首相助理大臣兼柬埔寨工业、科技与创新部国务秘书Chhem Kieth Rethy(陈勒提)表示,柬埔寨政府需要通过技术转让和协商鼓励大学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启动能覆盖全国范围的机制和政策;采取措施促进大湾地区与柬埔寨之间潜在的商业机会和技术转让。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周满生表示,要加强教育服务贸易发展对接,创新合作方式,深化合作领域,积极寻求发展教育服务贸易领域利益最大公约数,不断做大“教育服务贸易蛋糕”。

香港理工大学常务及学务副校长兼香港浸会大学候任校长卫炳江表示,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融合发展方面,需要积极推进河套地区深港创新及科技园的建设,加强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将粤港、深港科技合作纳入大湾区发展总体,促进科技创新要素在粤港澳大湾区高效的聚集与融合。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刘宝存表示,东盟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现处于融合与和谐阶段,并正在向一体化、共同体阶段努力迈进中。然而,东盟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与问题。要基于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路径,探索与东盟作为一个区域性组织的合作方式。

泰国青年商会会长李桂雄表示,近年来,中国努力推动国家开放,通过加快促进“一带一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对疫情下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共享中国大市场机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蒋凯表示,香港高校整体上拥有较优越的办学条件,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和国际化程度较高。推动香港高校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构建与内地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深度合作机制,在助力国家建设的同时为香港高校自身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次大会采用网络视频的方式向全球直播,提供英汉双语同声传译,海内外多所高校的东南亚研究专家学者同步在线参与,会议探讨疫情之下区域安全、教育、科技和文化等领域的新格局,加强粤港澳大湾区与东南亚的互动和循环,将有助于中国与东南亚更为积极和主动地应对疫情冲击,配合和引领我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教育文化及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合作与互动,为疫情后的重建和发展探明目标与路径,建设中国东南亚区域文明互鉴共同体。

[ 责编:张梦凡]

标签: 大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