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更多>光明网讯(记者宋雅娟)“‘十三五’以来,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其中,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已实现完全自给,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已超过45%。”在1月12日举行的“科技创新引领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指出。
自给率超过95% 中国人的饭碗已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万建民介绍,2020年,我国粮食作物总产6.69亿吨,比2016年提高8.6%,粮食总产连续5年超过6.5亿吨。粮食作物单产由2016年的363.5公斤/亩增加到2020年的382.3公斤/亩,增幅达5.2%。
2020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8公斤,比2016年增加7.3%,远高于400公斤的世界平均水平。水稻、小麦、玉米等谷物自给率超过95%;其中,稻谷、小麦等口粮产需有余,完全能够自给,进出口主要是品种调剂,中国人的饭碗已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从中长期看,中国的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万建民表示,从需求形势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均口粮消费将稳中略降,饲料和工业转化用粮消费继续增加,粮食消费总量刚性增长,粮食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种质资源总量突破52万份 位居世界第二
万建民介绍,“十三五”时期我国加快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建设,建成完善了由1座长期库、1座复份库、10座中期库、43个种质圃、205个原生境保护点以及种质资源信息中心组成的国家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成立了农业农村部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心,保存资源总量突破52万份,位居世界第二。2019年2月正式动工建设保存容量达150万份的新国家作物种质库,建成后将极大提升我国种质资源保护能力。
在种质资源收集方面,中国农科院牵头组织开展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已全面启动了全国31个省区市的普查和收集工作,收集各类作物种质资源5.4万份,其中96%以上为新收集资源,抢救性收集耐水淹玉米等一大批珍贵资源。
在种质资源鉴定和挖掘方面,中国农科院逐步实现由全面鉴定向精准鉴定的转变,组织开展了对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 3万余份种质的精准鉴定,进一步强化了种质资源有效支撑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在新种质创制方面,通过远缘杂交等途径,创制了一批关键性状突出、遗传基础明确、育种家想用、育种中好用的自主知识产权核心育种材料。其中,首次攻克利用冰草属优异基因改良小麦的国际难题,创制了一批多粒、广谱抗病性且产量三因素可同步提高的育种新材料,新材料正在为全国各麦区主要育种单位利用,并培育出一批新品种。
在共享利用方面,通过田间展示与年均实物分发共享8万份次,作物种质资源在解决国家重大需求问题的支撑作用日益显著。据不完全统计,“十三五”期间支撑或服务于国家科技奖15项,支撑培育了一大批重大作物新品种。
打好“种业”翻身仗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源安全连着粮食安全。万建民介绍,十四五期间,中国农科院将围绕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在种质资源、基础研究、核心技术、重大产品等方面部署相关工作。
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中国农科院将按照“强化收集保护,挖掘优异资源、突破关键技术、创制战略种质、保障种业安全”的总体思路,推进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重点攻克并建设高通量、规模化表型及基因型鉴定平台,研制种质资源基因型鉴定和表型精准鉴定的质量控制体系,发掘携带优异基因资源种质材料;定向改良创制优质、抗逆、养分高效利用的新种质;建立基因型-表型数据库,创建种质资源管理与共享平台,为建设种业强国和保障国家食物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在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方面,中国农科院将聚焦我国种业自主科技创新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和不足,重点研发不依赖受体基因型的高效遗传转化体系、新一代杂种优势利用技术、新型高效精准基因组编辑技术、组合诱变技术、新型育种芯片和基因高效分型技术、预测精度大幅度提高的全基因组选择技术等育种关键技术。
在新品种培育方面,中国农科院将围绕新时期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培育环境友好、资源高效、优质和高附加值专用,以及适宜轻简栽培和机械化生产方式等突破性作物新品种。重点培育优质绿色超级稻、优质功能水稻、优质节水小麦、抗赤霉病小麦、耐旱宜机收玉米、抗虫耐除草剂玉米、优质蛋白玉米、高产高蛋白大豆、耐除草剂大豆等重大新品种。
标签: 粮食安全
最新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