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经 > > 正文

“点种”: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2021-01-25 10:43:58 来源:科技日报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三姐夫,听说你在北京当教授?”

“嗯呐。”

“那你平时都干些啥呢?”

“点种!”

“三姐夫逗我呢,点种那不是庄稼地里干的活吗?”

“我点的是不一样的‘种’。”

1月20日下午,在李大钊故居管理处的一间会议室里,李大钊故居管理处副主任、李大钊夫人赵纫兰弟弟的孙子赵书明用浓浓的乡音还原了这段100年前的对话。

那是1918年或1919年夏天,身为北京大学教授的李大钊回河北乐亭老家度暑假,闲暇时同族里一位妻弟畅谈时一番意味深长而又不失幽默的对白。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他们播下了马列主义的种子

1920年2月,临近旧历年关的一个凌晨,一辆带篷的骡车,从北京朝阳门驶出,急匆匆南下而去。车上有两个人,坐在车篷里的那位,头戴毡帽,身上的背心油光光的,看上去像个“掌柜的”。坐在车沿上的这位,微胖的脸庞蓄着八字胡,戴着副眼镜,拿着几本账簿,像是随掌柜收账的“账房先生”。一路上,遇到打尖儿住店的事,“掌柜的”几乎不说话,全由操着一口乐亭话的“账房先生”应酬。

这二位身份可不一般,“掌柜的”是41岁的陈独秀,“账房先生”则是31岁的李大钊。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掀起了一场空前的新文化运动。1917年,陈独秀受聘为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也迁至北京,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李大钊是在中国大地上举起社会主义旗帜的第一人。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李大钊经过深入观察和思考,先后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二人顺利到达天津后,陈独秀立马购买船票,坐船前往上海。

在从北京到天津的路上,二人谈话的内容旁人难以知晓。这次分手后,二人相继在北京和上海建立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自1920年陈独秀、李大钊文章书信往来,后来李大钊推荐共产国际代表去上海面见陈独秀,张国焘在陈独秀、李大钊之间传递信息,上海、北京两地遥相呼应,流传下“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一段佳话。

赵书明说:“姑爷爷100多年前点下的种子,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前人挖井后人浇园,甘甜井水滋养一代又一代人

一段佳话开创了中国革命事业的崭新一页。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陈独秀和李大钊虽然都没有出席,但陈独秀仍然被选举为总书记,李大钊也被视为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这正如毛泽东主席在延安和斯诺谈话时所说:“在这个大会的组织上,起领导作用的是陈独秀和李大钊,他们两人都是中国最有才华的知识界领袖。”

“就是在这张藤椅上,大钊先生撰写了大量宣传马克思主义、倡导革命的宏文巨作……”李大钊故居管理处解说员安君欢介绍,这把藤椅是在李大钊同志牺牲后,他的夫人赵纫兰女士从北京运回故乡的。

睹物思人,人们仿佛又看到那个“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身影。

在这把藤椅上,大钊先生把《晨钟》“敲响”。作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他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是我国最早介绍和讴歌十月革命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我国第一篇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文章。《晨钟》报、《甲寅》日刊、《新青年》《每周评论》《新生活》周刊……一份份泛黄的报刊,记录着先驱们在国家危亡之际的求索与呐喊。

“这眼古井,是当年李大钊的大祖父李如珍带领全村人开凿的。如今仍完好无损地被保护着,甘甜的井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在李大钊故居门前,赵书明指着一口古井说。

从“一大”建党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走过了100个春秋,中华民族的命运发生了地覆天翻的变化,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刘廉君)

[ 责编:武玥彤]

标签: 南陈北李 陈独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