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经 > > 正文

濒危状况未根本改变 “水中大熊猫”呼唤更多保护举措

2021-02-25 22:47:43 来源:经济参考报

长江江豚(以下简称江豚)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提升至一级引发关注。《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走访湖北、江西等江豚重要栖息地发现,随着长江生态持续改善,处于濒危状态的江豚数量出现回升态势,但船舶撞击、水质污染等依然威胁其生存繁衍,加之江豚保护管理体制机制仍未理顺,推动江豚保种增殖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水中大熊猫”频频现身

“今天运气真好,一下子就出来三头江豚”。记者日前乘船在湖北何王庙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看到,夕阳下,成群结队的候鸟正在休憩觅食,波光粼粼的江面上,不时有多头江豚同时跃出水面,景象十分壮观。

湖北何王庙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九曲回肠”的荆江江段,1968年经人工裁弯取直成为长江故道,这段呈“U”字形的江豚保护区与长江相连,因地处行洪区,境内无农田、民居和工厂,污染少、水质好、饵料足,使得这块相对封闭的水域极适合江豚繁育。

该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李春盛告诉记者,随着长江大保护的持续推进,尤其是2018年起保护区启动全面禁渔以来,保护区生态环境大为改善。2015年至2017年分三批迁入的12头江豚通过繁衍生息,迅速增长至25头。

江豚是长江现存唯一的大型旗舰物种,主要生活在长江干流、鄱阳湖和洞庭湖等区域。江西省湖口县地处鄱阳湖入长江口,是江豚重要的栖息地。一大早,江西省湖口县江豚协助巡护队队长周军琪便登上巡护船,和队员们一起沿着湖口县长江段及鄱阳湖水域进行例行巡护工作。周军琪说:“随着长江和鄱阳湖水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提升,江豚出水频率比过去明显增多,记录显示,2017年江豚出水频率的头次是317头,2020年达到了512头。”

江豚种群规模增加的例证还有很多。在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1990年引入5头江豚至此繁衍,如今种群数量已经超过80头。“天鹅洲故道内,如今每年出生的小江豚从往年的6头左右增加到8头左右。”保护区管理处巡护管理科科长陶乐说。

多因素威胁江豚生存增殖

最近一次针对江豚的全面调查评估是农业农村部组织实施的“2017年长江江豚生态科学考察”,当时估算得出长江江豚数量约为1012头。业内人士表示,数据表明,江豚的数量比大熊猫还少,其极度濒危的状况并未发生根本改变。特别是船舶撞击、盗采砂石、残留渔具以及污水排放依然威胁江豚生存,保护形势不容盲目乐观。

江西省都昌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江华勇告诉记者,都昌县老爷庙水域是江豚重要栖息地,同时也是赣江通往长江的主航道,各类大型船只往来繁忙,影响江豚生存空间。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调研报告显示,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江西都昌县辖区水域有15头江豚死亡,其中3头是因船舶撞击致死。

据当地干部介绍,鄱阳湖湖底有不少因采砂造成的大型沙坑,冬季鱼类喜欢聚集在沙坑里越冬,江豚便进入沙坑觅食,一旦水位下降迅速,江豚来不及回到自然水域,便会困在沙坑中搁浅。

此外,禁渔后遗留的渔具网具也对江豚构成威胁。环保志愿者蒋忆告诉记者,长江和鄱阳湖禁渔后,渔民大多将网具随意丢弃,江豚一旦误入渔网中会导致被勒伤甚至死亡。“鄱阳湖区面积大,野外清网行动涉及面广。仅2020年12月,余干县康山乡的巡护志愿者就联合政府部门一起清理了2000多个废弃的地笼和虾笼。”蒋忆说。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长王丁说,目前3处江豚迁地保护区中有2处已与长江干流隔离,干流对迁地保护区已基本丧失补充水源、改善水质的功能,加之周边农业和生活废水直排,迁地保护区水质严重恶化。天鹅洲保护区工作人员反映,每到汛期,保护区周边约20万亩农田都往长江故道里排水,与长江相对割裂的保护区水质恶化趋势明显,最差时仅为四类水质,农田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江豚的头号威胁。

管理体制机制不顺成“绊脚石”

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机构改革后,原本隶属于农业部门的水生生物保护区划归林业部门管辖,造成保护区管理职责和江豚物种保护职责未能统一。

江华勇说,江西鄱阳湖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职能划归江西省林业局管理,而江豚的物种保护职责又归渔政部门管理。管岸上环境的不了解江豚的习性,管江豚的又管不了影响江豚栖息的干扰因素,部门之间的管理职责还有待磨合。

此外,随着保护区巡护人员划转林业部门,其渔政执法权也跟着丧失。陶乐说:“没有执法权,巡护时候就没有底气,即便发现问题只能请求其他部门处理,一定程度削弱了执法力量。”

记者采访了解到,一些江豚保护区编制经费不足,待遇难以留人。例如,何王庙保护区有14个编制,管护人员每月收入仅3000元左右。因条件艰苦,保护区近两年多次公开招录人员,但不是无人报考,就是人员到岗后不久便离职。目前,管护人员平均年龄超过50岁,最大的有56岁。

加强落实 科学合理开展保护活动

日前,江豚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提升至一级。受访专家表示,这一调整有利于调动各方力量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展江豚保护,相关部门应当以此为契机,多措并举将江豚保护落到实处。

一方面,应完善监测网络、补齐保护空白。王丁建议,通过建立集水下、水面、空中为一体的综合监测网络,开展江豚及栖息地的长期监测。相关部门尽快牵头联合制定迁地保护水域江豚野化和回归自然的计划,尽快让长江、鄱阳湖和洞庭湖中“空白区”变成江豚的活动区。

另一方面,可加强区域联动,提升保护区规格。多位受访保护区管护人员表示,在及时补充保护区人力物力的基础上,加强省际以及保护区之间联动,共同为加强江豚保护营造良好环境和氛围。鉴于鄱阳湖江豚数量占江豚总数的近一半,可考虑将江西鄱阳湖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保护区,加大资金投入和人员编制,提升江豚保护能力。

此外,应积极加强江豚保护科普宣教,不断提升公众保护意识。蒋忆以及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胡良慧等人表示,要让江豚保护意识深入人心,有必要将现有江豚保护区打造成江豚保护游学参观的科普基地。此外,还应大力加强江豚保护进课堂,通过江豚知识特色课程和组织学生参与江豚巡护,让孩子们从小培养江豚保护意识。(记者王自宸 李思远 范帆)

[ 责编:张蕃]

标签: 濒危 状况 根本 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