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经 > > 正文

蔬菜采后技术系列之六 油菜春季采后管理建议

2021-04-29 07:45:28 来源:中国农网

油菜作为本市重要的绿叶蔬菜之一,因其生长期短,管理简单,种植茬口多,种植风险小,经济效益高,生产者喜欢种植,又因营养丰富,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深受消费者喜爱。春季油菜拔节抽薹、黄叶、病虫害影响油菜商品性,也增加采收、加工工作量,造成损耗率高,商品率低,影响种植效益的提高。本市生产企业、园区、合作社及生产大户,做好油菜采后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为此提出如下指导建议:

适时采收

油菜采收标准不严格,因植株大小不同,可以苗菜、鸡毛菜、油菜等不同产品上市,但对单一产品来讲,仍有一个最佳的采收时间。2月下旬开始至5月上旬本市光照充足、气温适宜,非常适合油菜的生长,油菜生长期短,单产增加,销售价格在1-2月达到高峰后,价格逐渐下降。生产者应根据市场变化,综合考虑单价、产量等因素,及时调整采收标准。当市场供应量不足时,应发挥地产优势适当早采,既能保证市场供应,又能提早获得收益,还能增加复种指数,提高种植效益。苗菜迟采株型细高,纤维增加,品质降低;鸡毛菜类型油菜采收晚成品率低,更应关注适采期,采收宜早不宜晚;普通油菜采收晚,单株重量大,产量高,但茎易离层,帮易变白,品质下降。每年本市3月开始,油菜上市量剧增,价格呈快速下降趋势,再加上油菜适采期短,销售压力大,3月下旬至5月底应把预防油菜滞销做为采后工作的重点。采早、采小,品质好,利于增加销售量,价格高,单产略降低,但能通过增加种植茬口,提高种植效益;采收晚,个体大,但价格低,生育期长,影响复种指数,经济效益低。采收时间应在露水干后的清晨或上午进行,春季后期露地种植的油菜,应避免下雨或雨后采收。

关注商品性

拔节抽薹、黄化、萎蔫、腐烂为本季油菜影响商品性的主要问题,预防抽薹和防治蚜虫成为保证油菜商品性工作的重点。春季采收的油菜,生长期内温度变化大,易发生抽薹甚至开花现象,生产者应根据种植后植株大小和温度变化情况,判断是否完成春化,如已完成春化有抽薹迹象,应提早采收上市。油菜采取育苗移栽方式种植,既可提高植株整齐度,又能增加单产,油菜种植过稀,会造成油菜外叶松散,叶片易变黄,易粘泥土。春季后期温度过高时,油菜易出现品质下降和烂心问题,在光照充足、温度过高时,应增加小水灌溉次数等措施,创造适合生长的小环境。随着温度升高,病虫害增多,本茬应重点预防蚜虫危害。油菜按照株型分为束腰型和直立型,按照通体颜色分为白色和淡绿色,应根据销售需要选择适合的种植品种,制定油菜产品标准,并通过调整种植密度、采前控水、适期采收,保证油菜的商品性。油菜商品性要求:叶片鲜嫩,色泽翠绿,光泽良好,外观一致,无色斑、无黄叶、无烂叶、无损伤、无畸形、无虫眼、无病叶。

预冷与保鲜

5月中旬以后采收的油菜,菜体温度较高,温度达到25℃以上。为快速降低菜体温度,减少贮、运、销各环节的黄叶、腐烂问题,有条件的生产基地应对油菜进行预冷,降低呼吸强度,从而保证油菜品质,延长保鲜期。预冷方式主要有真空预冷、差压预冷和冷库预冷,但以真空预冷效果最好,预冷过程中,应避免失水问题发生。没有预冷设备的生产者,应通过调整采收时间等方式,尽可能降低采收时菜体的温度。油菜适宜在温度0-2℃,湿度95%-100%条件下保鲜。本季油菜含水量高,产品不宜长期贮存,可短期周转贮存。油菜温度高易黄叶,失水后易萎蔫,湿度大易腐烂,贮存时间长茎易出现离层,影响油菜商品性。采收后应注意保持水分,为预防失水后萎蔫,可用薄膜遮盖、增加环境湿度来保持水分。

合理使用包装

包装能提升品牌形象,提高附加值,也能提高保鲜效果。油菜有气调包装、塑料包装盒、保鲜袋、保鲜袋打孔包装、托盘+保鲜膜等包装方式,应根据销售渠道选择适宜的包装方式。气调包装和激光打孔包装方式为近几年推广的新包装方式,它们通过调整包装内气体组成比例的方式抑制呼吸,从而降低呼吸强度,又避免厌氧问题发生,实现延长油菜货架期的目的。油菜合理包装应以能避免叶片机械损伤,减少叶片萎蔫、黄叶、腐烂为原则。

家庭贮存得当

家用冰箱冷藏室温度一般为2-6℃,油菜适宜在家用冰箱中存放,但贮存时间长,会造成油菜中硝酸盐含量增高,硝酸盐可转化为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应缩短油菜的家庭贮存时间,以现吃现买为最好。家庭贮存过程中,为防止黄叶、萎蔫、腐烂现象发生,油菜可用保鲜膜或纸张包裹、保鲜袋包装等方式,延长保鲜期。(柯南雁 王福东)

 

[ 责编:张蕃]

标签: 蔬菜 技术 系列 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