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更多>高原回春迟,又到一年春耕备耕季。近日,青海省科技厅为巴音村送来了5吨配方肥、1吨化肥和1吨种子。同时送到村民心坎里的,还有1号文件精神。
巴音,蒙古语意为“富饶的小村庄”。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的巴音村,以汉族为主,蒙古族、藏族聚居,曾是一个半农半牧型重点贫困村。
历经几度春秋,巴音村转变观念探索发展道路,在科技的助力下,传唱出一曲民族团结、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赞歌。
“难以富饶”的巴音村
曾几何时,巴音村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用村民们的话说就是“骆驼吃青盐——咸苦在心里”。
1971年,巴音村从原巴音乡搬迁到位于茶卡镇以东20公里的小水桥。一部分村民在这里开荒种地,一部分村民则继续放牧生活,村民生活长期处于困窘状态,衣食住行没有一件能“达标”。
由于常年干旱少雨,加之高寒高海拔导致的缺氧、全年无霜期短、土质盐碱含量高、水资源稀缺等自然因素,巴音村种植面积有限,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品种也有限,且产量及经济价值也较低。受草场限制,畜牧业生产规模小,效益不高。那时,积贫积弱的巴音村,没有形成真正发挥效益的村集体经济,造成村人力资源缺乏有效组织,村民技能水平较低,劳动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高,劳动报酬低,导致村民收入难以有效提高。
巴音村的第一次“逆袭”机遇出现在2011年。青海省科技厅外国专家局一级主任科员、巴音村驻村第一书记刘予洪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2011年至2013年,青海省在茶卡镇巴音村实施了“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项目,巴音村由此整体搬迁至镇区巴音新村。“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项目给每户村民分配了一套120平方米的二层小楼,小楼不仅独门独院,每户还统一配套建设了院墙、大门,以及水、电、路、排水、供暖等基础设施。
搬迁到茶卡镇后,村民的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善,但是生活水平还是难以得到提高。2015年底,巴音村被认定为贫困村。虽然村民人均收入超过了贫困认定线,但仅是“稍微超过”,总体仍属于“贫困村”。
“柳暗花明”的巴音村
正当巴音村乡亲们苦无发家致富门路之时,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向巴音村铺洒出缕缕阳光。2015年,青海省科技厅向巴音村派出了驻村工作队。
2015年,巴音村人均收入不足4000元。驻村工作队转变思路,指导合作社将所有土地全部流转,邀请专家现场指导,融入科技元素,争取“茶卡羊标准化养殖”项目,走出了一条“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农牧业发展路子,户均增收2000元。在扶贫工作队的支持、帮助、引导下,紧挨着茶卡盐湖的巴音村嗅到了旅游商机。家庭宾馆、饭店、小卖店……很多村民都吃上了旅游饭。
“从来不敢想,自己也能当小老板,住小洋楼。靠宾馆收入还了债,我家终于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曾经的贫困户姜发菊说。
截至目前,全村共开设30家家庭宾馆和农家乐,客房328间,共接待游客11.2万人,户均增收8.5万元以上。村民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发展旅游服务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2019年,巴音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484元,巴音村脱贫攻坚工作高标准通过验收。
村里发展好了,村民越来越爱干净。2020年8月,青海科技厅投资300万元在巴音村实施了清洁能源取暖科技示范项目,让巴音村彻底结束了烧煤取暖的历史。外修颜值、内修气质,巴音村实现了生态美、环境美、自然美。刘予洪介绍,2019年至今,驻村服务队持续巩固脱贫成果,为服务乡村振兴、实现村民增收、建立品牌效应,巴音村以村集体为单位,正申请注册“巴音驿”企业商标。
驻村工作队的人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但为巴音村民服务的初衷不曾改变。(张 蕴)
[ 责编:蔡琳]最新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