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更多>5月21日,《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1)》(以下简称指南)上线。根据近三年的会议情况,《指南》总结了2021年的会议特点:
会议日期:春秋天里会最多
2021年已确定举办时间的会议,其召开时间呈现双峰态势,第一个高峰出现于4-5月,第二个高峰出现于8-10月。
对比过往三年学术会议召开时间,2021年和2019年学术会议举办时间趋势大体一致。而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上半年会议计划召开数量基本维持在低位,全年会议召开时间呈现单峰陡峭形势。
举办地:北京西安最受宠
从2018-2021四年间指南会议的举办地分布看,办会量前10位的城市相对稳定,北京始终保持在首位,上海在第2-4之间波动,西安和南京排名上升较快。各省份办会量分布高度不均,举办指南会议比例位居前三的内地省级行政区为北京(16.00%)、广东(8.53%)、江苏(8.43%),位居后三位的为西藏(0.20%)、青海(0.25%)和宁夏(0.45%)。
通过进一步与《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0》中城市创新指数排名进行对比,可见办会量前10位热点城市均位居创新指数前20名。城市举办学术会议的数量与其科创水平显著相关。
会议形式:医学最爱线上开会
从会议举办形式情况看,有5个会议以纯线上形式召开,均为国际性会议。有86个会议通过线上虚拟会场与线下实体会场相结合的形式召开,其中44场为医学领域会议。
国际化情况:国际会议比重上升
从会议国际化情况看,2021年会议名称中包含“国际”、“世界”、“全球”、“一带一路”、“亚太”、“亚洲”、“欧洲”七个典型关键词的国际性会议共182场,占全部会议的25.74%,国际会议占比创2018年以来新高。
从会议规模看,2021年国际会议平均规模为1328人,非国际会议为2553人。在已确定举办地的国际会议中,有88.19%在中国内地城市召开,主办方均为国内机构。
中国科协开展的“重要学术会议指南”项目于2018年启动,已连续开展四年。
2021年经专家提名、学会评审团遴选、学会理事长(秘书长)确认、指导委员会审定后,收录了来自中国科协所属123家学会(学会联合体)推荐的707个重要学术会议,这些会议成为首批授权使用“重要学术会议指南”(TAC)标识的学术会议。(倪思洁 张思玮)
[ 责编:张蕃]最新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