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更多>什么样的雇主才是当今年轻人心目中的“理想雇主”?近日,智联招聘发布了《2021员工激励机制调研报告》,总结出“液态职场”概念,从企业文化、组织形态、员工成长、职场激励等方面勾勒出理想雇主画像,帮助职场人更快锁定“值得干”的工作。
据介绍,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化,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以及散发疫情时而来袭的局面叠加下,传统的工作模式进一步被打破,组织形式更加多元化。“液态职场”逐渐形成——在组织形态方面,个体在不同部门之间流动组合,组织运行呈现“液态化”,部门壁垒进一步打破。
数字化转型趋势下,企业组织具备参与平台化、生态化的能力,用工机制、办公方式变得更加灵活,员工高效协同。那么,在“液态职场”中,企业该如何激励Z世代员工?让Z世代员工更积极主动地贡献创造力?
Z世代员工更渴望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
据智联招聘《2021员工激励机制调研报告》显示,年会、邮件、内网等公开表彰,在31.2%的职场人看来华而不实,并不是有效的激励措施。62.6%的职场人期待给予物质层面奖励,例如发放奖金、提供住房补贴。在面对“哪项最有可能成为长期留任的原因”时,更多的职场人选择了“感觉被认同、被尊重、有归属感”,排在“薪水高、项目奖金丰厚”之前。
此外,据智联招聘《职场人企业文化认知调研报告》显示,33.5%的职场人认为所在企业氛围“沉闷压抑”,尤其是能源/矿产、汽车/生产等流水线作业模式企业,严格的工作时间和纪律规定,让职场人很少感到轻松愉快。更有42.2%的职场人表示企业内卷严重,工作强度大。而裙带关系、酒桌文化、团建谈论隐私等现象。
而在液态职场中,职场人有了更多选择,既不会因为一家企业给予丰厚的物质奖励而无条件“内卷”,也不会因为形式主义的荣誉而认为自己找到了“归宿”,于是心甘情愿地“卖命”,职场人需要的是来自组织真正的认同和尊重。
智联招聘指出,Z世代员工更渴望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企业或许该思考——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应顺应新生代特性,让年轻人在工作中收获更多归属感、获得感、成就感,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企业也能获得高速发展。所以,还是要靠“共情驱动”。
因此,对企业来说,将“汗水经济”转化为“共情驱动”,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也有益于员工自身成长。
双向互动、双向奔赴的“液态职场”更具包容共鸣
今年8月,人社部和最高法联合发布10个超时加班典型案例,明确指出奋斗不是用人单位规避法定责任的挡箭牌,为企业“划红线”。对被迫的超时加班,劳动者可以大胆说不,并有权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法院认定相关约定无效。
智联招聘执行副总裁李强对此提到,和家庭生活一样,雇主和员工没有100%的契合。解决这一矛盾可以从四个方向入手,一是文化共建,双方实现价值层面的同频;二是组织共振,实现1+1大于2;三是激励共享,企业实时给到员工激励和肯定;四是成长共进,企业要有完备的培养机制,让员工和企业一起进步。李强所说的“四个方向”也即“液态职场”的内涵。
与“固态职场”相比,“液态职场”的企业文化更具包容共鸣的特点。员工与企业之间形成双向互动、双向奔赴的液态互动,共同建立企业文化。企业包容员工的个性,尊重员工话语权,关注员工的体验感。企业与员工共同探索工作意义,帮助员工增强对工作的掌控感。
据智联招聘描述,在“液态职场”中,每个员工都是汇聚成流的“小水滴”,企业与员工更具“成长共进”的特点。组织目标涵盖个人目标,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推动企业向目标迈进。“液态职场”的员工激励也更灵活、更人性化,企业建立液态反馈机制,及时给予员工反馈,帮助员工获得价值体验。
据悉,2021年12月18日,“2021中国年度最佳雇主颁奖盛典”将举行。届时,全国最佳雇主TOP10、最受大学生关注雇主TOP 10、最受女性关注雇主TOP 10、最具社会责任雇主TOP 10等奖项和排名将正式揭晓,活动也将为我们解码“液态职场”中的人才培养。
最新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