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更多>■记者 张楠
80岁以后,人体的最佳体质指数(BMI)应该是多少?
中国学者一项为期20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8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重或者轻度肥胖,可能是最有利于健康长寿的。这个现象被科研人员称为“肥胖悖论”。相关研究成果4月25日在线发表于《自然—衰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副研究员吕跃斌和研究员施小明分别为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
发现“肥胖悖论”
当代人几乎谈“胖”色变,被认为“肥胖”的人往往面临歧视,肥胖甚至被视为一种世界性的流行病。在健康领域,超重(24≤BMI<28 kg/m2)或肥胖(BMI≥28 kg/m2)往往与慢性病和死亡风险关联甚密。
与既往认知相反的高龄老人“肥胖悖论”也许会让你吃惊。此前施小明团队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开放网络》和《美国医师学会会刊》的研究成果就报告了这一现象。
施小明团队基于1998年至2018年我国2.7万余名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的随访数据分析发现,与BMI正常(18.5~23.9)的高龄老人相比,BMI小于18.5的低体重老人,死亡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失能风险增加30%左右,而超重和轻度肥胖者(24.0~31.9)相应风险却降低约20%。
然而,自“肥胖悖论”现象被发现以来,学界始终对其合理性存在争议。
此次该团队发表于《自然—衰老》的论文则基于死因别死亡风险、不同体成分容量指标、体重变化,确认并阐释了前期的“肥胖悖论”研究成果。
应有个体化体重管理策略
在调整混杂因素后,该研究发现,BMI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非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全因死亡风险均呈“倒J形”关联,相应风险切点均处于超重和轻度肥胖区间。尤其是超重肥胖不再增加高龄老人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同时降低非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
在腰围方面也发现了类似的关联:较大的腰围对非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率有保护作用。这可能因为脂肪为高龄老人提供了保护性能量储备。
吕跃斌告诉《中国科学报》,按照我国现行基于BMI的标准,80岁以上高龄老人中20%为超重,一半左右是低体重,“很多低体重其实就是营养不良”。
文章分析指出,“倒J形”关联的原因,可能是脂肪容量过低会增加非心血管死亡风险,保持适宜的肌肉容量能够降低非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
因此,显而易见,不同BMI的高龄老人应有个体化的体重管理策略。文章建议,医务人员和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应更加重视老年人营养支持,预防体重不足,并保持高龄老人适当的体重和体成分。
对现行公共卫生指南提出挑战
该研究结果进一步发现,对于低体重者,体重增加会降低死亡风险;对于超重和肥胖者,体重增加会大大升高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对于正常体重者,保持体重稳定时死亡风险最低。
《自然—衰老》同期配发的评论文章认为,这一结论对在高龄老人中应用现行基于BMI判定超重和肥胖标准的公共卫生指南提出了挑战。
2020年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高龄老人数量已达3580万人。这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其健康的庞大群体,其规模超过多数国家的总人口数。各国制定的体重管理指南主要基于一般成年人群证据,可能不适用于高龄老人。
这一问题已越来越得到业内同行关注。据吕跃斌透露,中国营养学会于2021年专门就“中国高龄老年人适宜体重与体重管理指南”进行正式立项,该指南有望年内发布。
谈及对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建议,施小明对《中国科学报》表示,老年人首先应当注重膳食多样化,尽可能吃多种食物,别凑合;其次注意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包括肉类(瘦)、蛋类、豆类、鱼类和海产品等;此外,多参与休闲活动,积极融入社会,有益于老人保持身心健康。
最新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