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经 > > 正文

从创新源头抓起培育“独角兽”

2021-08-26 05:30:20 来源:《中国科学报》

倪泽望谈“从源头创新支持独角兽成长”。深创投供图

记者 赵广立

近日,科创板开市两周年峰会在上海举行。会上,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以下简称深创投)获评“2021年最佳科创领域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据了解,这家由深圳市政府出资并引导社会资本出资设立的创投机构,已有23家已投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其中,以奇安信、英科再生、复旦微电等为代表的科创板上市企业,上市前都是各自领域的“独角兽”。

独角兽企业拥有独创性或颠覆性技术、难以复制的商业模式,常被视为“新经济的开拓者”。独角兽企业的多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营商环境、创新能力与创新生态的重要风向标。

深创投为何总能投中独角兽?

60%以上“玩儿”的是硬科技

“60%以上的独角兽企业都是硬科技企业。”深创投董事长倪泽望介绍说,硬科技独角兽企业的典型特征有3个:对生产生活具有颠覆性影响、具有极高的门槛、需要长期研发投入。

倪泽望指出,硬科技独角兽广泛分布于大数据、智能硬件、云计算、人工智能、新能源、新造车、智能医疗、新材料、信息安全、芯片等领域。而能够在这些前沿领域做“弄潮儿”,背后的团队也有着鲜明特质:高学历、名校、连续创业、头部企业经历、10年以上工作经验。

据一项对2005年以来在美国创立的195家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初创企业的调查显示,创始团队50%的创始人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科技类创始人通常有10年经验,医药类通常有28年工作经验;此外,有连续创业经历的占60%,这其中又有70%的人有过至少一次成功的创业经历。

“这些研究反映了独角兽成长的一些要素。”倪泽望透露,中国独角兽企业的管理者们通常学历较高,“其CEO‘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约78%”。

只有技术当不好独角兽

硬科技的独角兽,技术能力当然首屈一指。但倪泽望认为,只有技术是当不好独角兽的。

“首先,要通过足够差异化的产品与现有企业竞争。”倪泽望说,通常而言,一开始就做颠覆性产品难度极高,因为需要培育市场、教育消费者。现实是,65%以上的独角兽产品只是从别人手中分一杯羹,并没有创造新的市场,需在存量市场中重新创造机会。“如何通过产品这一核心获得竞争优势?那就要足够差异化。”

光有技术不够,好的技术还需要好的商业模式、合适的应用场景。“‘技术+场景’的组合已是硬科技独角兽企业利器。”倪泽望举例说,前几年人工智能、AR/VR是产业的风口,但在人工智能领域中真正能够落地、持续成长的最成功的场景只有安防;而AR/VR领域在三四年前的热度也非常高,但很难找到落地的应用场景。

“所以说,开创一项技术,一定要找到当下的应用场景,‘技术+场景’俱备是硬科技独角兽成长的秘籍。”倪泽望说。

此外,倪泽望认为,在独角兽起步阶段,也需要适度的资源导入。就如自动驾驶的发展需要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5G的同步推进一样,产品要获得好的发展,必须要有产业配套资源导入,并且上下游配套产业基础同步发展。同时,还要有市场资源导入,“再好的项目、再好的产品没有市场资源,也很难推广”。

支持独角兽的四个维度

对于“如何从源头抓起支持独角兽”这个问题,倪泽望认为需要从育人才、搭平台、给政策、用资本四个维度上统筹支持。

“培育独角兽,首先要抓人才建设。”倪泽望表示,这其中包括两个维度:一是要在高校里培育创业精神,二是创造环境吸引优秀的创业人才。

倪泽望说,培育创新创业人才最成功的是斯坦福大学——一项关于美国各大学毕业生创业及获得风险投资情况的数据显示,2006年到2018年6月,斯坦福1178位毕业生创办1015家企业,融资总金额288亿美元,居于全美榜首。相比而言,国内高校的差距很明显,“国内还没有一所大学在这方面可与斯坦福大学匹敌”。

育才与引才并举。倪泽望认为,创造环境吸引优秀的创业人才也很重要,这包括吸引跨国公司高管人才、世界顶级公司人才、连续成功创业者等,这些人才往往能够成为独角兽企业的缔造者。

在倪泽望看来,搭建科技成果云平台、建立职业经理人市场是支持独角兽成长更为关键的一环。

“我们可以探索搭建科技成果云平台,由专门团队运营,将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上云,并通过会员的形式吸纳上市公司、企业、创投机构等;通过平台运营方分析、遴选有商业价值的科技成果,对接给平台会员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倪泽望认为,这是破题科技成果转化难题可探索的路径之一。

此外,他提出要加强职业经理人培养、建立技术转化中心。“国外在这方面有很多成熟的方法,我国也很重视,但是效果还不明显。”他认为,高校院所作为创新源头,这个“发动机”在我国还没有真正启动。“如果这个‘发动机’启动了,我们的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将取得更好的效果。”

独角兽的成长离不开资本的支持。有统计显示,超过90%的独角兽企业都接受了风险投资,获得资本支持;多数独角兽企业持续获得资本支持,融资金额多在2亿~4亿美元,医药类、互联网类融资金额甚至高达10亿美元以上。

“在培育独角兽方面,资本的嗅觉是敏锐的,资本的专业判断能力也是值得肯定的。因此,要大力支持创业投资的发展。”倪泽望说。

倪泽望提出,一方面要确保已设立的政府引导资金出资到位,鼓励银行、保险甚至家族办公室投资创投基金,加大创投资本供给;另一方面,要优化创业投资税收体系,选择契合创投行业特点的征税方式,降低创业投资的税负。

在政策维度,倪泽望则建议,要针对独角兽特点,为独角兽成长提供足够的政策支持。

一是鼓励加大科技研发,引导为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提供更多资金支持;二是要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重点产业市场准入的便利化水平;三是对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产品给予政府采购支持;四是设立专项扶持资金。

“尤其是在市场采购方面,政府给予一定的关注、支持,这对潜在独角兽企业的成长会很有帮助。”倪泽望说。

[ 责编:武玥彤]

标签: 创新 源头 抓起 培育